春養肝防肝氣犯胃

來源:摘自新醫藥周刊第2478期

  春季是一年中肝氣較旺的時候,肝氣旺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現脾胃虛弱的情形,這也是消化性潰瘍多在這個季節發作的原因。中醫師賴淑婷表示,消化性潰瘍具有上腹慢性、週期性節律性疼痛的特點及反位噯酸、噯氣、噁心等胃腸道症狀。其疼痛可因休息、進食、服制酸劑、以手按壓疼痛部位而減輕或緩解。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具有反覆發作傾向的慢性消化道疾病,發生於胃腸道與酸性胃液可接觸到任何部位,潰瘍約98%發生於十二指腸和胃,故又稱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

    賴淑婷說,本病常由精神刺激、遺傳因素、地理環境因素、藥物、吸菸、飲食不慎等因素誘發或加重,現代研究亦發現與胃幽門桿菌有關。據統計有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幽門桿菌有關。

    中醫將之歸屬於「肝胃氣病」、「胃脘痛」等範疇。正常生理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的運化,脾胃的運化功能又有助於肝的疏泄,兩者互相依賴,相互協調。若肝失疏泄,橫逆犯胃,引起肝氣犯胃證,可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湯。其他如胃熱者可用清胃散,胃實寒證者可用涼附丸,虛寒者可用理中湯 或黃耆建中湯補,用寒熱虛實夾雜宜半夏瀉心湯。

    賴淑婷建議,消化性潰瘍的人應避免壓力、情緒緊張及熬夜。進食要細嚼慢嚥,且心情放鬆,吃飯要定時定量。食物烹煮的方式應以蒸、煮、燉或製成糊泥狀較易消化,避免煎烤炸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