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科植物

人參 Panaxg ginseng C.A. Meyer

之乾燥根。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活血通經,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性味】 生甘苦微涼,熟甘溫。
【功能】

(1)大補肺中元氣,瀉火,益土(健脾),生金(補肺)。
(2)明目、開心、益智、添精神、定驚悸除煩渴。
(3)通血脈,破堅積,消痰水。

【主治】

(1)治虛勞內傷,發熱自汗,多夢紛紜。
(2)嘔噦反胃,虛欬喘促,瘧痢滑瀉。
(3)淋瀝脹滿,中暑中風,及一切血證。

【性狀】

黃潤緊實,似人形者良。

【炮製】

去蘆用,補劑用熟,瀉火用生,煉膏服,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
(有火者,天冬膏對服),參生時,背陽向陰,不喜風日,宜焙用,忌鐵。

【配伍】

茯令為使,畏五靈脂,惡皂筴、黑豆、紫石英、人溲、鹹鹵,反藜蘆。

【備註】
  1. 「大補肺中元氣」:東垣曰:肺主氣,肺氣旺則四髒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
  2. 十劑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
  3. 「瀉火」:得升麻補上焦瀉肺火,得茯苓補下焦瀉腎火,得麥冬瀉火而生脈,得黃耆、甘草乃甘溫退大熱。
  4. 東垣曰:參、耆、甘草,瀉火之聖藥,合用名黃耆湯,按煩勞則虛而生熱,得甘溫以益土,故亦謂之瀉。
  5. 「定驚悸」:邪火退正氣旺,則心肝寧而驚悸定。「除煩渴」:瀉火故除煩,生津故止渴。
  6. 「通血脈」:氣行則血行,賀汝膽曰:生脈散用之者,以其通經,活血則脈自生也,古方解散藥,行表藥多用之,皆取其通經而走表也。「破堅積」:氣運則積化。「消痰水」:氣旺則痰行水消。
  7. 「發熱自汗」: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亦有過服參耆而汗反盛者,以陽盛陰虛,陽愈補而陰愈虧也,又宜清熱、養血而汗自止。
  8. 「虛咳喘促」:蒙笙曰:歌有肺熱還傷肺之句,惟言寒熱不辨虛實,若肺中實熱者忌之,虛者服之何周。又曰諸痛無補法不用參耆,若久病虛痛,何嘗忌此耶。
  9. 「淋瀝脹滿」:發明雲:胸脅逆滿由中氣不足作脹者,宜補之而脹自除,經所謂塞因塞用。
  10. 「及一切血證」:東垣雲:古人治大吐血脈芤洪者,並用人參,脫血者先益其氣,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乃生,陽生則陰長之義也。若單用補血藥,血無由而生矣。
  11. 「畏五靈脂,惡皂筴,反藜蘆」:言聞曰:東垣理脾胃瀉陰火,交泰丸,內用人參、皂筴,是惡而不惡也。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畏而不畏也。又療痰在胸膈,人參、藜蘆同用而取其湧越,是激其怒往也。
  12. 朱丹溪曰:人參入手太陰,補陽中之陰,蘆反能瀉太陽之陽,亦猶麻黃根苗不同。
  13. 參條參須主治同功緩。
  14. 人參向以上長為貴,今則以吉林野參為上,其次則吉林種參、高麗參皆功倍黨參。
 
人參:敗毒散參蘇飲再造散新加黃龍湯黃龍湯溫脾湯歸脾湯八珍湯參附湯生脈散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真人養臟湯益氣聰明湯人參蛤蚧散舟炙甘草湯龜鹿二仙膠竹葉石膏湯理中丸吳茱萸湯大建中湯參附湯回陽救急湯小柴胡湯半夏瀉心湯完帶湯天王補心丹四磨湯丁香柿蒂湯橘皮竹茹湯旋覆代赭石湯鱉甲煎丸溫經湯清燥救肺湯麥門冬湯當歸拈痛湯健脾丸獨活寄生湯滌痰湯枳實消痞丸烏梅丸布袋丸香砂六君子湯黃耆建中湯六君子湯清心蓮子湯聖愈湯黃連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葛花解醒湯小續命湯
中國醫藥大學 - 學士後中醫學系 版權所有 © School of Post-Baccalaureate Chinese Medicine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